Start  >> News and Activities

Next
 
Hsin Chu Sacred Music Concert

新竹教區主辦
黃友棣教授創作曲及江文也第一彌撒曲
聖樂發表演唱會
Sept. 19. 2004



序「寫在前面」

在國外每當唱起「杜鵑花」、「當晚霞滿天」或「遺忘」時,不禁地感受到中華文化之美及溫馨,很希望這位把中國風格之美寫在音符上的知名中外音樂大師有一天也同樣地把它寫在讚頌上主的聖歌上。這願望終於在二零零二年的復活節後實現了:在陳美津修女的聯繫,高雄增德合唱團指揮石高額先生及夫人的特別安排下,使得本人有幸會見黃友棣教授並表達我們的心願。黃老師態度熱誠地並欣然答應為天主教創作聖樂,願天主的名受顯揚。

原來黃老師小時候就與天主教締結很深的緣份:他十歲時,粵桂軍閥相爭,他們全家避難於修女院「賢后院」七天之久。修女們給他們家人關懷與愛心永難忘懷。

黃老師1912年生於廣東省高要縣。1935年獲英國聖三一音樂院提琴高級證書,1955年取得皇家音樂院提琴教授文憑。1957年赴羅馬攻讀聖樂於宗座藝術學院Pontifical Academy專修第四世紀安博羅削曲調Ambrosian Chant及第六世紀額我額曲調Gregorian Chant。1963年獲宗座藝術學院作曲文憑。

在羅馬六年的留學期間,黃老師與教會神長來往頻繁。經常參與及體驗天主教禮儀的精華並探討信仰生活的美與聖。當年于斌樞機及杜寶晉主教所給與的溫暖友誼及勉勵,迄今黃老師仍銘刻在心。

1963年學成回國之後,曾受于樞機之邀,為剛在台復校的輔仁大學創辦音樂系,但他因已有前約,得回香港珠海書院執教而婉謝了。1981年黃老師由珠海書院退休,定居高雄。因著他的繼續作曲,潛心著述,熱忱扶持文藝團體,使高雄成為「音樂之都」。

黃老師認為中國音樂的根在於詩,不在音樂理論。因此作曲是在詮釋詩於歌之上。他鼓勵大家一起努力從作好的詩詞開始,且要作出「口語化」及「大眾化」的歌詞。因唯有好的詩詞才能作出好的聖歌。他常向本人說他是望教友,他要以望教友身份創作讚美上主之歌,以宣揚祂的美好與偉大。兩年來,黃老師已作三十多首聖歌,如今還在繼續創作中。因著輔仁大學神學院禮儀中心及 數神長的鼓勵下使得這些聖歌創作曲全部在天主教聖樂網站「新世紀聖樂彙集」(Sacred Music for the New Century)上為大家服務。

江文也先生的優美聖詠作曲集已在華人教會禮儀敬拜中相當受歡迎。他1947年的作品「第一彌撒曲」,原來是以單聲部及風琴譜寫成,是一部極富有中國風格之美的創作。如今曾興魁教授因陳美津修女之託,把它改編為四部混聲合唱曲並配以鋼琴伴奏譜。如此這首彌撒曲不但能用在隆重的禮儀事奉上,且更合適地用來對外演唱以讚揚上主之名。

曾興魁教授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畢業後,先後留學德國芙業保音樂院Musik Hochschule im Freiburg 及法國巴黎師範學院Ecole Normale de Musique de Paris 並獲文憑。

他現任教於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系及輔仁大學音樂系。他的作品曾在荷、德、法、羅馬、日、韓、美國及台灣發表過,並獲得多項國際音樂獎,其中包括第三屆國際管風琴作曲比賽第一獎。今晚除了「江文也第一彌撒曲」外,我們也要欣賞他的多媒體影像及聲音的結合電腦科技新曲「我們呼喚你!」

今晚,在新竹市立演藝廳,由知名指揮楊明慧教授的指導下,新竹市立混聲合唱團及天主教Echo聖詠團首次演唱曾興魁教授及黃友棣教授聖樂創作曲發表會,對其他地區是很大的鼓勵:

原來聖樂是最有力的福傳工具,它不但增進禮儀的莊嚴,且更能吸引人認識、讚美天主。合唱團所傳出來的優美歌聲更震撼有力地打動每人的心。我們願各地的聖詠團聯合起來,負起宣揚上主的使命,把讚頌上主歌聲傳揚到天涯海角。願萬民認識祂並稱頌祂的名。

我們要特別感謝楊明慧老師,因著她那股熱忱與肯定,使得原來這演唱會的意念得以實現。我們要感謝她的新竹市立混聲合唱團及Echo聖詠團團員們的努力、奉獻和犧牲,白正龍副主教的支持,陳美津修女始終的 、徐鴻慶總幹事、葉文佩老師及全體籌備小組的策劃,多位好友的慷慨贊助,以及劉獻堂主教的勉勵,使得這聖樂演唱會得以如期發表,我們不斷地感謝。

願上主永受讚美!

陳濟東               謹識於
美國      加州      洛杉磯





































Shan Tao Catholic Weekly

天主聖神陪伴高雄聯合聖詠團:
黃友棣教授聖樂演唱會有感
June.13.2004


五月四日在高雄由十一個聖詠團大聯合,藉高雄市立文化中心演唱黃友棣教授聖歌發表音樂會,在中華天主教聖樂史上劃了一個嶄新的一頁。這一次規模如此大而成功的演唱會,並非從開始就很順利,而是經過很多的困難。但因天主聖神不斷地陪伴我們往前走,加上大家的信心,祈禱與努力,才得將困難與阻礙一一克服。 此音樂會原定去年七月演唱,但因SARS而取消。今天再選定五月下旬聖神降臨之日,但文化中心行事曆整年排滿無空位。直到聖週前才接到通知五月四日臨時因其他團體的取消而有空檔。這日是星期二,離復活節後只有三星期,每個聖詠團正忙於堂區聖週及逾越節三天慶典禮儀。這短短不到三星期的預備,對幹事們指揮們及團員們都是很大的壓力與挑戰。

這演唱會是教會活動,我們極希望能有神長蒞臨鼓勵。我們先後邀請了好幾位神長,包括單國璽樞機。他們都因先前早有要約而無法參加這臨時決定的演唱會。正在苦於無神長來臨之際,遠自花蓮的黃兆明主教在音樂會前幾分鐘竟突然出現了。我們即刻感到他是仁慈天主送來的。天主這麼好,不讓我們成了孤兒。黃主教代表天主教上台謝謝黃教授為天主教創作聖歌並鼓勵及祝賀全體聖詠團演唱成功。 黃教授也臨時取消原定在台北三天的音樂活動,親臨這場音樂會並鼓勵大家。他給全場贈送寶貴的話:起先他追念並感激于斌樞機及杜寶晉主教在他羅馬六年留學期間所給與的珍貴友誼與幫助。他強調中國天主教對聖樂的使命不只在禮儀敬拜上,而且並對外演唱發表,以影響社會。目前中國天主教能對外發表的創作曲還不夠。他呼籲大家一起努力。從寫好的歌詞開始,而且要是「通俗化」與「大眾化」的歌詞或讚美詩。唯有好的歌詞才能作出優美的聖歌。

自受本人邀請之後,黃教授兩年來已為天主教做了二十首聖歌,每首都有四部及二部合唱,並有五線譜及間譜,及美麗的伴奏譜。現今他們仍繼續創作中。這些聖歌以公佈在「新世紀聖樂彙集」網站上。www.catholic.org.tw/pcmusics讓大家自由下載使用。黃教授屢次向本人表示他是希望教友,以望教友的身分寫出讚美上主的歌才是更可貴的。他願藉他的頌主新歌使更多的人讚揚上主的名。

由於三月下旬才確定演唱日期,聯合聖詠團手上只拿到黃教授十五首製好的譜。我們就建議各團加添自己喜愛的聖歌,結果這場音樂會節目除了黃教授的聖歌外,也包括了古典聖歌傳至當代的創作曲,顯出多元性的。

名聞中外的增德少年兒童合唱團在石高額老師的指揮下,唱「萬籟靜」,使我們領受到這是來自天上一群天使的聲音,輕輕地點出第一個聖誕的大地安祥與萬籟靜。但當他們唱到古諸的「聖哉」時,他們正如萬軍天使詠唱上主說:「上主,萬有的主,禰的光榮充滿天地……。」石老師那剛中有柔,柔中有剛的指揮法,讓這六十人聲音完全跟隨著他的詮釋而表達出上主的恩寵充滿了天地。增德少年兒童合唱團的姊妹團聖采琪合唱團因Santa Cecilia Chorus,剛成立一年多。以八十人最和諧美麗的歌聲,把那首聖多瑪斯的詩「天主聖神請你降臨」表現得那麼隆重優美,讓我們真的感受到因聖神的降臨,大地真已煥然一新。

富有神恩的張育胤老師指導德蘭堂合唱團,耶穌聖名堂聖詠團及露得堂聖詠團,以他具藝術性的指揮技巧把不同團體的合唱帶到最高而美麗境界,其「眾星之星」與「有一嬰孩已為我們誕生了」,真讓我們體驗到天人的合一。

我們相信很多地區正在努力組織聯合聖詠團,台北是最有潛力的地區。台北教區有很多的堂區聖詠團,加上教會大學及中學的合唱團。這些團體若願意聯合起來組成一個八百人或一千人的合唱團應不是件難事。很高興的是鄭再發總主教在本人專程拜訪時,表示願積極支持這想法。讓我們想像有一天,天主教聯合聖詠團能在國家音樂廳裡唱出讚美上主之歌。

潘瓊璩老師雖已失明三年,但因他那愛主之心,使他活力充沛,永遠年青。他指揮榮主合唱團及法蒂瑪堂聖詠團,使復活的喜樂完全充滿全場。榮主與法蒂瑪也正附合他們的團名:光榮上主並宣揚權恩的喜悅。年輕的潘祖欣老師以他富有變化的技揮技巧把貝多芬「歡樂頌」的歡樂榮主和法蒂瑪大合唱歌聲中彰顯出來。

這裡我們要特別提出的是加大利納聖詠團及救世主堂聖詠團。他們經過許多困難,且在很短的時間內續唱,竟把「上主已經宣佈」及「願上主祝護你、保護你」唱得那麼好而富有感情。這真要歸功於朱熙燕老師的指導及團員們的努力。另外,要提出的是聖道明堂聖詠團,他們是去年十月才成立,人數最少,但在李阿美老師的指導下,勇敢地上台唱讚美上主之歌。他們,配合母親節以手提的燈唱出「遊子吟」。他們都是小型歌詠團的模範,我們希望在將來的演唱會,不管你的團體大小,預備時間夠否,請別害怕。為了讚美上主,自然時間會夠用,天主聖神會在我們當中完成這事。

這一夜最美麗的時刻是當十一個團體,以四百人的聲音,在張育胤老師的指揮下唱出「天主經」及「聖母經」的大合唱。

在結束致謝詞及獻花後,張老師邀請全體來賓與歌詠團一起再唱這首「聖母經」以示對天上母親聖瑪利亞的讚頌及對所有在場母親們母親節的敬禮與祝賀,相信其氣氛之融洽溫馨,打動了全場的人心。

這次演唱會如此地美麗成功要歸功於我們的主持人杜國珠小姐。她以那優雅的風度,悅人的聲音,把整個節目連串地恰到完美。因著她的信心與愛心,加上張育胤老師、石羅秋玉女士,聯合聖詠團幹事們的盡心策劃,指揮們、團長們及團員們的努力,奉獻與合作,還有單樞機始終的支持與鼓勵加上神師張隆順神父的耐心指導,才有這美滿的一夜。無疑地高雄聯合合唱團是模範的團體,是天主聖神所陪伴行走的團體。我們希望下一次的演唱會每一個聖詠團都加進去,更希望全島每一個教區也組織聯合聖詠團,讓我們一起詠唱讚美歌,願上主的名,從太陽東升直到西傾,從現今傳至永遠,永受讚美。

陳濟東                 自洛杉磯































Catholic life Weekly

從高雄黃友棣教授聖樂發表音樂會
談聯合聖詠團的使命
May.30.2004


由剛成立二年,十一個團體,四百人組成的高雄聯合聖詠團,於五月四日藉高雄市立文化中心至德堂在一千四百位聽眾前成功地演唱出黃友棣教授聖歌發表音樂會,在中華天主教聖樂史上現出了嶄新的氣象。單國璽樞機因要務遠行羅馬,當晚由花蓮教區黃兆明主教代表天主教會謝謝黃教授為天主教創作聖樂並祝賀全體團員。

黃教授在會場中給大家贈送寶貴的話:他先追念並感謝于斌樞機及杜寶晉主教在他羅馬六年留學期間所給與的友誼與幫助。他進而強調中國天主教對聖樂的使命不應限於禮儀敬拜上,應經常對外演唱發表,以影響社會。目前中國天主教能對外發表演唱的創作曲還不夠多。他鼓勵大家一起努力,從寫好的,而且要「口語化」與「大眾化」的歌詞或讚美詩開始,才能作出優美的聖歌。

自兩年前受本人邀請以來黃教授已為天主教作了二十多首聖歌。每首都有四部及二部合唱,並有五線譜及間譜,及美麗的伴奏譜。這些歌譜已公佈在「新世紀聖樂彙集」網站上,www.catholic.org.tw/pcmusics讓大家自由下載使用。黃教授屢次向本人表示,他是望教友,他以望教友身分寫讚美上主的聖歌,為上主作見證,讓更多的人讚揚上主的名。

當晚除每個聖詠團的各自演唱外,最美麗的部份是四百人大合唱,在張育胤老師的指揮下,以最虔誠最優美的歌聲唱出黃教授的傑作「天主經」及「聖母經」。最後在結束前,張老師邀請全體來賓與歌詠團再次詠唱這首「聖母經」以對天上母親聖瑪利亞的讚頌。其氣氛的融洽溫馨,使這音樂會成了一個最難忘可紀念的一晚。

高雄聯合聖詠團的成就的確對其他地區的聖詠團是一個很大的鼓勵。當晚斗六玫瑰堂聖詠團及土庫天主堂聖詠團都包遊覽車特別前去高雄欣賞及觀摩。次日晚上他們在吳終源神父及李佳白修女的支持下,在斗六召開團員座談會策劃組織可能的地區性聯合聖詠團,並擴大預備十月份的堂慶及聖誕節的演唱。

在白正龍副主教的支持下,新竹聖母聖心主教座堂ECHO聖詠團團長彭鴻澤先生,指揮葉文佩老師,新竹市立合唱團指揮楊明慧教授及曾興魁教授於五月六日召開座談會,籌劃將於今天九月十九日藉新竹市立音樂廳聯合演唱曾興魁教授改編的江文也第一彌撒合唱曲及黃友棣教授聖樂創作曲。

我們相信很多地區正在努力組織聯合聖詠團,台北是最有潛力的地區。台北教區有很多的堂區聖詠團,加上教會大學及中學的合唱團。這些團體若願意聯合起來組成一個八百人或一千人的合唱團應不是件難事。很高興的是鄭再發總主教在本人專程拜訪時,表示願積極支持這想法。讓我們想像有一天,天主教聯合聖詠團能在國家音樂廳裡唱出讚美上主之歌。

聯合聖詠團的基礎是:信心、愛心,謙遜與合作。這些高雄聯合聖詠團做到了,且成功地達到以歌聲宣揚讚美上主的使命。相信其他的團體若願本著一樣的精神,加上天主聖神的助祐,也會一樣的達到聯合的目標。

聖樂是最有力的福傳工具,它不但增進禮儀的莊嚴,並更能吸引教外朋友對天主的認識。聯合性的大合唱團所傳出的歌聲能更震撼有力地打動每人的心。他們的使命超越在教會內的禮儀事奉,把上主的名傳揚到世界各個角落是他們更重要的任務。讓我們不停地詠唱讚頌上主之歌,從今時以至永遠。

陳濟東                 自洛杉磯



















Kaoshiung Sacred Music Concert April.12.2004


「讓我們為天主唱歌」黃友棣教授聖樂發表演唱會 高雄教區聖詠團聯誼會訂於五月四日(星期二)於高雄中正文化中心至德堂舉辦音樂大師黃友棣教授的聖樂發表會,參與演唱的團體計有:鼓山露德聖詠團、左營德蘭合唱團、法蒂瑪合唱團、聖名堂合唱團、加大利納合唱團、救世主合唱團、聖道明合唱團、增德兒童少年合唱團、采琪合唱團、榮主合唱團,共計十個團體參與演出,這也是聖詠團聯誼會在去年六月十四日參加高雄縣政府舉辦的「揮別SARS,平安台灣」祈福感恩晚會中演唱後第二次對外所舉辦的演唱會,全體參與此次演唱團體,期望神長及弟兄姐妹給予我們鼓勵及指導更盼望大家為此次的活動獻上神花支援,希望能藉此的演唱會能讓我們藉著歌聲傳誦天主的愛將教會的聖樂廣為傳揚。

此次演唱會所要發表的歌曲為當代知名音樂大師黃友棣教授所創作的歌曲,他是應美國加州洛杉磯陳濟東弟兄的敬邀,欣然答應為天主教會創作華語禮儀音樂,以供全球華人敬拜之用。並將由台北輔仁大學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的詩樂編訂小組統籌及發行。

期願此次的演唱會能在聖神的光照下順利成功,正如演唱會的主題:讓我們為天主唱歌,我們期盼還沒有加入聯誼會的堂區聖詠團齊來加入聖詠團聯誼會,讓我們一起用歌聲將天主的國傳到每個角落。(杜國珠)








高雄教區聯合聖詠團主辦
「黃友棣教授聖樂發表演唱會」
五月四日晚七點半
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
April.09.2004

序「寫在前面」

在國外每當唱起「杜鵑花」、「當晚霞滿天」或「遺忘」時,不禁地感受到中華文化之美及溫馨,很希望這位把中國風格之美寫在音符上的知名中外音樂大師有一天也同樣地把它寫在讚頌上主的聖歌上。這願望終於在二零零二年的復活節後實現了:在陳美津修女的聯繫,增德合唱團指揮石高額先生及夫人的特別安排下,使得本人有幸會見黃友棣教授並表達我們的心願。黃老師態度熱誠地並欣然答應為天主教創作聖樂,願天主的名受顯揚。

原來黃老師小時候就與天主教締結很深的緣份:他十歲時,粵桂軍閥相爭,他們全家避難於修女院「賢后院」七天之久。修女們給他們家人關懷與愛心永難忘懷。

黃老師1912年生於廣東省高要縣。1935年獲英國聖三一音樂院提琴高級證書,1955年取得皇家音樂院提琴教授文憑。1957年赴羅馬攻讀聖樂於宗座藝術學院Pontifical Academy專修第四世紀安博羅削曲調Ambrosian Chant及第六世紀額我額曲調Gregorian Chant。1963年獲宗座藝術學院作曲文憑。

在羅馬六年的留學期間,黃老師與教會神長來往頻繁。經常參與及體驗天主教禮儀的精華並探討信仰生活的美與聖。當年于斌樞機及杜寶晉主教所給與的溫暖友誼及勉勵,迄今黃老師仍銘刻在心。

1963年學成回國之後,曾受于樞機之邀,為剛在台復校的輔仁大學創辦音樂系,但他因已有前約,得回香港珠海書院執教而婉謝了。1981年黃老師由珠海書院退休,定居高雄。因著他的繼續作曲,潛心著述,熱忱扶持文藝團體,使高雄成為「音樂之都」。

黃老師認為中國音樂的根在於詩,不在音樂理論。因此作曲是在詮釋詩於歌之上。他更進一步的說他要詮釋這些詩與歌以來讚美天主的偉大。兩年來,黃老師已作了二十多首聖歌,如今還在繼續創作中。因著石高額先生及夫人無間斷地聯繫與協助,輔仁大學神學院禮儀中心錢玲珠老師在編訂上的全力支持,還有無數神長及弟兄的鼓勵下使得這些聖歌創作曲全部在天主教聖樂網站「新世紀聖樂彙集」www.catholic.org.tw/pcmusics上為大家服務。

如今高雄教區聯合聖詠團以四百人之聲大聯合向全世界唱出讚美上主之歌。這一晚高雄教區聯合聖詠團要在中華天主教聖樂上劃出嶄新的一頁。去年原定七月二十七日的演唱會因SARS之故而臨時取消,當中經過了不少困難選定場所及日期。終於在今晚假這高雄市最合適的文化中心舉行。我們要特別感謝單國璽樞機始終的全力支持,聯合聖詠團神師張隆順神父的鼓勵,總團長杜國珠小姐,指揮張玉胤老師及石太太羅秋玉女士不漸地策劃,以及全體聖詠團團長、指揮,團員的努力,奉獻與犧牲。一般說來「合作」是件不容易的事,尤其很多精英群集時。今晚,高雄教區有十一團,有這麼多優秀的音樂領導人才,以這麼謙遜,合作及團結的態度,共同用歌聲為宣揚天主的國而成為「一心」及「一體」。無疑地,高雄教區聯合聖詠團是天主所特別降福的團體,是以愛聯繫的教會模範,相信別的教區以及全世界各地團體因您們的芳表,也會和您們同步以歌聲詠唱說:「願上主永受讚美!」

陳濟東謹識於
美國.加州.洛杉磯

















「新世紀聖樂彙集」網站
和大家一起預備聖週禮儀
April.4.2004

慈母聖教會已進入四旬期,在禮儀上正陪同著吾主耶穌走祂的苦難,最後慶祝祂的光榮復活:即與痛苦的耶穌一起痛苦,與光榮的耶穌一起光榮。聖週禮儀,尤其是逾越三天慶典,即主的晚餐,主的受難及望復活,是整個聖教會禮儀年的中心與高峰。隆重及優美的禮儀,也正是每一個團體在努力預備的。

「新世紀聖樂彙集」已登出的朱健仁先生的四旬期及聖週答唱詠曲集(包括四旬期,聖枝主日,聖週……主的晚餐,主的受難,望復活及復活主日)。三藩市灣區費利蒙華人天主教會的教友朱健仁弟兄在過去的四年多將四百多首甲、乙、丙三年主日及節慶彌撒的答唱詠、阿肋亞路、福音前歡呼詞與繼抒詠譜曲成歌。朱先生在天主教會內為音樂事奉近三十年,因為有國樂基礎,他譜的許多答唱詠曲子具有融合中國及近代教會音樂的特色。許多教會內的神長、教友都認為朱弟兄所譜答唱詠旋律配合禱詞、平穩、動聽、容易上囗,除了能幫助信友在主日彌撒中進入禮讚的氣氛以外,也可做為個人靈修之用,所以深受各地華人天主堂教友們之喜愛。他的答唱詠曲集會繼續在網上為大家服務。

黃友棣教授復活節讚美歌有「上主為王」及「基督已復活」,聖神降臨節有「天主聖神請你降臨」,聖母歌有「我的靈魂頌揚上主」magnificat。這些聖歌都有二部及四部合唱及美麗的伴奏譜,都可以在任何瞻禮時辰使用。黃教授已為天主教會寫了十五首聖歌,現在仍繼續作曲中。高雄教區聯合聖詠團共十二團(堂區聖詠團十團,加上增德兒童合唱團及采祺合唱團St.Cecilia Chorus)共約五百名團員,定於五月四日晚上七點半藉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舉行黃友棣教授聖樂發表會,將演唱在網站中十五首讚美歌及其他曲子。若你願意多知道或參加,請電高雄教區聯合總團長杜國珠小姐07-231-4857,或電聯合合唱團神師張隆順神父07-751-1781。

另外,曾興魁教授把江文也那原僅一部的「第一彌撒曲」改編為四部合唱曲,加上鋼琴伴奏。把這首原已具有中國固有風格之美的古典彌撒曲更突顯出合唱的協和及優美,且更表達出禮儀上的隆重,很適用於大禮彌撒及各種瞻禮。鑑於此曲的美麗,新竹市立合唱團指揮楊明慧教授及新竹北大路聖母聖心堂聖詠團指揮葉文佩老師將聯合兩團,在白正龍副主教的鼓勵下,預定在今年九月,將假新竹市音樂廳演唱「第一彌撒曲」以及黃友棣教授的聖歌。

年輕人的指導司鐸,光鹽營的神師高征財神父,在他多年的神修反省及祈禱默想中寫了五百多首讚美詩,由連監堯老師及陳名博老師譜成了活潑、輕快的讚美歌,相當受年青人們的歡迎。目前已出版的有四百多首,其它尚在繼續出版中。高神父現剛升任方濟會中華省省長,雖然行政重任在身,他仍會繼續寫讚美詩,因為寫詩和祈禱對他來說是一件事:祈禱是他的生活,寫詩同樣也是他的生活。他已寫好了彌撒曲,很快將會在網站上和大家見面。

項退結教授幾十年來在不同的大學教授哲學,也辦了「現代學苑」月刊,先後寫了十六種哲學專著,如「現代存在思想研究」、「西洋哲學辭典」等。在這忙碌的教學著書生活裡,他選用靜默的時刻來為天主的教會禮儀寫聖歌。去年在慶祝他八十大壽之際,由聖保祿孝女會余寶麗修女的鼓勵,搜集並出版他的作曲專冊「聖樂清芬」共九十八首。他大部分的曲子有多聲部合唱且有伴奏。極能表達出他個人的風格及中國曲調之美,奉獻曲「罪人罪重,無可奉獻」便是其中之一,是相當受採用的一首。

潘瓊琚先生經多年的精心努力,把他的作曲及改編的聖歌,寫成雙語,即國語和台語,使禮儀的敬拜歌頌上在語言上有所選擇。而且他的許多曲子極富有台灣本地風格旋律及表達禮儀本地化的優美。他那本歌集「聖樂的饗宴」已是第八版,相當普遍地在各地堂口被採用。潘先生於一九九五年因眼睛患了多發性硬化症而視覺漸漸退化,到了2001雙眼全部失明。雖然失明,他以聽覺讀譜,繼續指揮他成立的榮主合唱團在每主日彌撒禮儀獻唱。2000年為慶祝他的榮主合唱團成立二十週年佈道大會,在全島各地演唱。2001年他還領該團到馬來西亞指揮演唱。他對教會禮儀的事奉精神真令人敬佩。在此選了一部份他的曲子及復活節的聖歌「主已復活」「復活主日」等,在網站和大家分享。

「新世紀聖樂彙集」網站是為推廣及鼓勵新創作聖歌或已出版的創作曲,並為服務國內外全世界各地華人教會團體禮儀敬拜而設。我們歡迎您上網,並下載你願採用的聖歌。但請先念  Welcome Page  網站規則。若你有新創作曲願和大家分享,請以電子郵件和我們聯絡。
 




Next
 
 


Sacred Music for the New Century | Contact Us via E-mail 地址:

Copyright © Sacred Music for the New Century 2004 | Site gracefully revived by Fire Lite Design Studio.